王洪星:北航建校初期琐忆

点击数:285

发布时间:2022-04-22 09:58

北航建校初期琐忆

王洪星

我叫王洪星,出生在湖南衡山,1947年年底从美国实习回来,从上海到了天津。当时我住在新安路,有一天晚上,北洋大学校长张含英托人送来一个聘书给我,聘请我当北洋大学航空系的副教授,我接受了这个聘书,所以就到北洋大学教课了。

王洪星教授

为什么他聘我呢?我估计,第一个,我本身是北洋大学毕业的,是北洋大学的学生;第二个呢,我有一定的资历,也在美国航空工程机构里实习过;第三,北洋大学需要人。当时航空系的系主任本来是李登科(生平不详,在王洪星之前担任北洋大学航空工程学系主任兼机械工程学系主任),但他有肺结核,办不了事,系里没有领导,所以到1949年年底就聘我当系主任,我接受了这个任务。一年半以后北洋大学航空系就到了清华,然后1952年就到北航了。

1985年6月,组建北航的原八院校航空系科领队合影。从左至右:厦门大学林士谔、中央工专张锡圣、华北大学工学院王俊奎、清华大学沈元、云南大学王绍曾、西北工学院吴云书、四川大学赵世诚(时任四川大学航空系领队为饶国璋,因饶已去世,故由赵代表该校)、北洋大学王洪星

北洋大学航空系只有四个教授,没有助教,1949年航空系毕业了四个学生,留在系里,有两个后来到了北航,一个俞公沼,一个高镇同。所以我那时是主张合并的,觉得应该集中,合并是好的,是必须的。有四个原因:第一人才不完备,第二设备很少很少,第三课程设计不完善,第四学生人数不多,不能够满足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。在合并之前,开了好些会议,我参加了。有一些是通信交流,我又发表了意见。我那时候心情是愉快的。

1951年,清华大学、北洋大学、西北工学院、厦门大学的航空系组成了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,到1952年,加上四川大学航空系、云南大学航空系、华北大学航空系还有重庆西南工专航空组,总共八个学校的航空院系,组成了北京航空学院。

建校时候的老师有清华大学的,有北洋大学的,有西北工学院的,有厦门大学的,老师大概有20多个人 ,都是航空方面的专家,比如说,清华大学的宁榥、王德荣、沈元,都是在国外留学有学位的,厦门大学林士谔也挺有名的。西北工学院的王俊奎,当过系主任,后来成立华北大学航空系,他又是系的负责人,那时候他还没有来,他们都是很有学问的。

航院成立初期,有飞机系,有飞机发动机系。学校只有本科生和少部分的研究生,主要是培养航空工程师,因为我们国家有一些航空工程,有修理厂,有研究所,也需要机械技术方面的人才。学制是五年,头两年是基础,到三年级、四年级就增加了航空专业的知识,最后一年是做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。

第一届招生我没有负责,也没有去招生。航空学院建校初期的学生有很多都是经过当地党委推荐的,学校派人考察,学习基础太差的不行,有一定的基础,家庭成分好就可以,倒不一定是当地学校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,因为航空学院在最初特别注意家庭成分。

建院初期,学生学习负担很重。有些学生不是正规高中毕业的,一些工农子弟学习的基础也比较差。我们那时候的教学精神是希望每一个学生不掉队。工农子弟学习基础差,你要想他不掉队,就要对他们做很多辅导工作。那时候有那么一个特点。

我当时是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教研室的负责人,那时候我们学习苏联,苏联专家带来了莫斯科航空学院二年级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,设计是一个多大的规模,是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,他们带了很多图纸给我看,这个对我有帮助。解放以前的大学是通才教育,而苏联是钻研,他培养出来的人出去就有用,就能够工作,苏联专家说让我们自己体会,业务上不用向他学习。我也没有问他专业方面知识的问题,是这样的情况。

基础机械课在大一大二学,有机械制图、机械零件、机械原理、机械设计,第二年的最后就搞一个课程设计,这个课程设计就是对前面的学习的一个总结。

记得1956年的时候,我们搞过一个普通机械的设计,不是航空的,是普通设计。让学生做一个减速器,就是减速箱。这个里面有齿轮传动,有轴,有零件,有冷却,等等。学生要制图,要设计,要计算,要有说明书。完成这个设计,就要应用前两年学习的“机械零件”“机械原理”这些课程中的知识,所以第二年最后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,是基础机械课程的一个总结。

教课用的教材有的是英文的,有的是苏联的教材,有的是自己编的,很不完整。苏联的基础机械课的教材是很清楚的,比如说机械原理、机械零件、机械设计。因为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师,你毕业以后要起作用。苏联的教材可以教我们分析一个机械零件,非常详细,比如讲到一个什么材料,就有个材料表。英美的教材没有,英美的教材只教原理,你要下工厂去,在实际工作中去学习。苏联的教材很扎实具体,但是在这个“具体”里面免不了机械唯物论。教材里头有很多机械唯物论,如果你完成它的课程却不动脑筋,不灵活运用的话,那些机器就很傻大黑粗,有这个问题。

苏联的设计图纸也很仔细,英美没有制图课。学习苏联的机械制图很严格,你画个螺丝钉都要清清楚楚,你这个螺丝钉与这个接触面要不要加工,你这个螺丝钉表面是露出来还是凹进去都要表示清楚,很具体。所以北航毕业出去的学生都能够动手,也具备了研究高深理论的基础。

苏联来的教材都是俄文的,但是俄文我可以看懂,所以书本用不着处理。我们临时的教材有一部分是从苏联教材翻译过来的,有一部分我们参考苏联教材,同时也参考了我们过去在英美所学的教材。

另外我要提一下,20世纪五六十年代,机电一体化刚刚兴起,是比较先进的。从事设计的,搞普通机械,要有机械有电动。在苏联因为是成规模生产(Mass production),要运输机,要起重机,要吊挂,工厂里有这个设备。北航当时也要开一个起重运输机械的课,在中国以前没有这个课,我自己没学过,航空学院的教授里也没有哪个学过这个课,没人能教,我说我来担负。

我翻译了苏联的起重机械教材,临时学习,边教边学。但是航空学院是搞飞机的,它怎么搞起了起重机械呢?起重机械是工程机械,有铁道运输机,有海上起重机,有汽车起重机,有空中起重机,作为一个专业来说是很枯燥的。那时候,苏联专家对我说,谁能够设计起重运输机谁就能够设计所有机器。他这么说有点道理。为什么呢?因为起重运输机是一个专业,它包括的范围很广,又是机电一体化,所以你能够设计起重运输机,别的东西都可以设计。

那时候学校花了一万块钱,建立了一个起重运输机械模型陈列室,我也是负责人。陈列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模型,有的是电动的,有的是手摇的。有运输带,有旋臂起重机,有工程的起重机械,有吊挂,有桁架,有电葫芦,比较完备。这里的模型也不是自己制作的,国内有哪个工厂生产这些东西,我们就买了现成的来。

王洪星,1915年出生,北航教授,北航建校初期“八老”之一。

长按图片保存相册
王洪星:北航建校初期琐忆
点击数:
发布时间:2022-04-22 09:58

北航建校初期琐忆

王洪星

我叫王洪星,出生在湖南衡山,1947年年底从美国实习回来,从上海到了天津。当时我住在新安路,有一天晚上,北洋大学校长张含英托人送来一个聘书给我,聘请我当北洋大学航空系的副教授,我接受了这个聘书,所以就到北洋大学教课了。

王洪星教授

为什么他聘我呢?我估计,第一个,我本身是北洋大学毕业的,是北洋大学的学生;第二个呢,我有一定的资历,也在美国航空工程机构里实习过;第三,北洋大学需要人。当时航空系的系主任本来是李登科(生平不详,在王洪星之前担任北洋大学航空工程学系主任兼机械工程学系主任),但他有肺结核,办不了事,系里没有领导,所以到1949年年底就聘我当系主任,我接受了这个任务。一年半以后北洋大学航空系就到了清华,然后1952年就到北航了。

1985年6月,组建北航的原八院校航空系科领队合影。从左至右:厦门大学林士谔、中央工专张锡圣、华北大学工学院王俊奎、清华大学沈元、云南大学王绍曾、西北工学院吴云书、四川大学赵世诚(时任四川大学航空系领队为饶国璋,因饶已去世,故由赵代表该校)、北洋大学王洪星

北洋大学航空系只有四个教授,没有助教,1949年航空系毕业了四个学生,留在系里,有两个后来到了北航,一个俞公沼,一个高镇同。所以我那时是主张合并的,觉得应该集中,合并是好的,是必须的。有四个原因:第一人才不完备,第二设备很少很少,第三课程设计不完善,第四学生人数不多,不能够满足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。在合并之前,开了好些会议,我参加了。有一些是通信交流,我又发表了意见。我那时候心情是愉快的。

1951年,清华大学、北洋大学、西北工学院、厦门大学的航空系组成了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,到1952年,加上四川大学航空系、云南大学航空系、华北大学航空系还有重庆西南工专航空组,总共八个学校的航空院系,组成了北京航空学院。

建校时候的老师有清华大学的,有北洋大学的,有西北工学院的,有厦门大学的,老师大概有20多个人 ,都是航空方面的专家,比如说,清华大学的宁榥、王德荣、沈元,都是在国外留学有学位的,厦门大学林士谔也挺有名的。西北工学院的王俊奎,当过系主任,后来成立华北大学航空系,他又是系的负责人,那时候他还没有来,他们都是很有学问的。

航院成立初期,有飞机系,有飞机发动机系。学校只有本科生和少部分的研究生,主要是培养航空工程师,因为我们国家有一些航空工程,有修理厂,有研究所,也需要机械技术方面的人才。学制是五年,头两年是基础,到三年级、四年级就增加了航空专业的知识,最后一年是做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。

第一届招生我没有负责,也没有去招生。航空学院建校初期的学生有很多都是经过当地党委推荐的,学校派人考察,学习基础太差的不行,有一定的基础,家庭成分好就可以,倒不一定是当地学校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,因为航空学院在最初特别注意家庭成分。

建院初期,学生学习负担很重。有些学生不是正规高中毕业的,一些工农子弟学习的基础也比较差。我们那时候的教学精神是希望每一个学生不掉队。工农子弟学习基础差,你要想他不掉队,就要对他们做很多辅导工作。那时候有那么一个特点。

我当时是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教研室的负责人,那时候我们学习苏联,苏联专家带来了莫斯科航空学院二年级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,设计是一个多大的规模,是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,他们带了很多图纸给我看,这个对我有帮助。解放以前的大学是通才教育,而苏联是钻研,他培养出来的人出去就有用,就能够工作,苏联专家说让我们自己体会,业务上不用向他学习。我也没有问他专业方面知识的问题,是这样的情况。

基础机械课在大一大二学,有机械制图、机械零件、机械原理、机械设计,第二年的最后就搞一个课程设计,这个课程设计就是对前面的学习的一个总结。

记得1956年的时候,我们搞过一个普通机械的设计,不是航空的,是普通设计。让学生做一个减速器,就是减速箱。这个里面有齿轮传动,有轴,有零件,有冷却,等等。学生要制图,要设计,要计算,要有说明书。完成这个设计,就要应用前两年学习的“机械零件”“机械原理”这些课程中的知识,所以第二年最后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,是基础机械课程的一个总结。

教课用的教材有的是英文的,有的是苏联的教材,有的是自己编的,很不完整。苏联的基础机械课的教材是很清楚的,比如说机械原理、机械零件、机械设计。因为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师,你毕业以后要起作用。苏联的教材可以教我们分析一个机械零件,非常详细,比如讲到一个什么材料,就有个材料表。英美的教材没有,英美的教材只教原理,你要下工厂去,在实际工作中去学习。苏联的教材很扎实具体,但是在这个“具体”里面免不了机械唯物论。教材里头有很多机械唯物论,如果你完成它的课程却不动脑筋,不灵活运用的话,那些机器就很傻大黑粗,有这个问题。

苏联的设计图纸也很仔细,英美没有制图课。学习苏联的机械制图很严格,你画个螺丝钉都要清清楚楚,你这个螺丝钉与这个接触面要不要加工,你这个螺丝钉表面是露出来还是凹进去都要表示清楚,很具体。所以北航毕业出去的学生都能够动手,也具备了研究高深理论的基础。

苏联来的教材都是俄文的,但是俄文我可以看懂,所以书本用不着处理。我们临时的教材有一部分是从苏联教材翻译过来的,有一部分我们参考苏联教材,同时也参考了我们过去在英美所学的教材。

另外我要提一下,20世纪五六十年代,机电一体化刚刚兴起,是比较先进的。从事设计的,搞普通机械,要有机械有电动。在苏联因为是成规模生产(Mass production),要运输机,要起重机,要吊挂,工厂里有这个设备。北航当时也要开一个起重运输机械的课,在中国以前没有这个课,我自己没学过,航空学院的教授里也没有哪个学过这个课,没人能教,我说我来担负。

我翻译了苏联的起重机械教材,临时学习,边教边学。但是航空学院是搞飞机的,它怎么搞起了起重机械呢?起重机械是工程机械,有铁道运输机,有海上起重机,有汽车起重机,有空中起重机,作为一个专业来说是很枯燥的。那时候,苏联专家对我说,谁能够设计起重运输机谁就能够设计所有机器。他这么说有点道理。为什么呢?因为起重运输机是一个专业,它包括的范围很广,又是机电一体化,所以你能够设计起重运输机,别的东西都可以设计。

那时候学校花了一万块钱,建立了一个起重运输机械模型陈列室,我也是负责人。陈列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模型,有的是电动的,有的是手摇的。有运输带,有旋臂起重机,有工程的起重机械,有吊挂,有桁架,有电葫芦,比较完备。这里的模型也不是自己制作的,国内有哪个工厂生产这些东西,我们就买了现成的来。

王洪星,1915年出生,北航教授,北航建校初期“八老”之一。